分享到:

【学党史·百部经典咏流传】徐特立在革命低潮时期的高调选择

来源:四川省水电集团 发布日期:2021-07-09 0

      当中华大地风刀霜剑,群芳凋零,是这样一批批共产党人,从尸山血海中爬起来,揩干身上的血迹,奔向南昌,拿起了枪杆子……徐特立就是其中的一员。生于湖南贫苦农民家庭的徐特立,18岁时树立了“教育救国”的理想,制定了“十年破产读书”计划,倾尽全力以读书立命,积累了深厚的学识基础。

      1909年,徐特立在修业学校演讲,历数列强的邪恶霸道和清政府软弱罪恶。他悲愤不已,热泪如注,竟拿菜刀把自己的左手小指砍掉,书写血书“断指送行,请开国会”,顿时蜚声全省。

徐特立断指写下的八个字


      辛亥革命爆发后,徐特立参加湖南起义,被推为长沙副议长,第二年又任省教育司的科长,他一身清正进入官场后,顿觉黑暗无比,不久返回教育界。1919年,42岁的徐特立前往法国勤工俭学,成为年纪最大的留学生。回国后,他继续致力于湖南教育,担任长沙第一女子师范校长,实践他教育救国的宏愿。

毛泽东评价恩师徐特立为“坚强的老战士”


      国民党一大后国共合作,在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部长何叔衡的建议下,徐特立参加了国民党左派,以图“一起来促进国民革命”。1926年12月,他会见了回湖南考察农民运动的毛泽东,随后1927年春回家乡调查农民运动的情况。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开始认识到“少数学生无法挽回国运……教育救国是我30年来的一种幻想”,于是积极投身农民运动,加入大革命的洪流。

“马日事变”是湖南的大革命由高潮走向低潮的转折点


      1927年4月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,5月21日长沙发生“马日事变”,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疯狂屠杀。面对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,50岁的徐特立拒绝了反动派对他的拉拢、利诱,他找到了过去的学生、中共湖南省委负责人李维汉,经省委负责人彭公达批准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8月,他参加了南昌起义,成为一名用行动宣示信仰、用行动践行信仰的共产主义战士。

毛泽东1937年给徐特立的60岁生日贺信


      徐特立从一名有所成就的教育家到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,终于找到了真正得以实现理想的办法,他在革命低潮期的高调选择被称为“没有字的教科书”。


(资料来源:学习强国、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)